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的實益達科技園,已將部分廠房出租給ASM,并變賣部分生產設備
對于深圳市實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益達”)來說,2013年是極為艱巨的一年。
根據實益達《深圳市實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其利潤總額為-18,512.32萬元,同比下降632.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57.51萬元,同比下降683.05%。報告稱,造成利潤急劇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EMS業務訂單大幅下滑。
主營業務為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電子制造服務業)的實益達自成立之初就成為飛利浦的OEM代工廠商,雖然“大樹底下好乘涼”,但其客戶單一,對飛利浦依賴性極大的問題一直為業界所詬病。
除了利潤的下滑外,2013年11月13日,實益達主營LED照明業務的子公司無錫實益達電子有限公司董事暨總經理呂昌榮辭職,公司高管的變動也引發投資者看空,其股價一再探底,幾度跌至4元以下。
“公司管理層確實很著急。”一位熟悉實益達的券商表示,“這幾年一直在尋求代替EMS的主營業務。”
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的實益達科技園,已將部分廠房出租給ASM,并變賣部分生產設備
崎嶇的轉型之路
作為飛利浦的OEM廠商之一,實益達對于LED照明的蛋糕并非無動于衷;而實益達總經理喬昕也是一位頗具有戰略眼光的實業家,早在2007年,他便已嗅到EMS的前景將萎縮,并試圖逐漸將主營業務轉向LED照明。
在2007年之后轉型LED業務的進程中,實益達先后于2010年注資300萬元于主營LED交通信息情報板的深圳市電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1年收購主營業務為LED封裝器件的深圳市匯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匯大光電”)。
然而,匯大光電的表現也未能給實益達帶來預想中的收益。據《報告》顯示,截止報告期末,匯大光電總資產3,137.33萬元,凈資產1,906.95萬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134.81萬元、凈利潤-568.27萬元。
有知情者透露,“收購匯大的過程存在信息不透明,實益達當時急于轉向LED業務,所以有些情況沒有摸清,可以說是被忽悠了。目前公司高層對匯大的處理很為難。”
記者在匯大光電的官方網站上發現,匯大目前的產品還停留在直插式LED及幾款SMD白光產品,其市場競爭力可見一斑。
此外,實益達也曾在深圳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實益達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凈利潤為-132,260.62元,其表現也未能令實益達扭轉乾坤。
注資、收購和成立子公司等動作都顯示出實益達確實有轉型之意,但顯然,這些資本面上的動作,都未能使實益達真正成為一家LED照明企業。
然而,LED照明爆發的速度比喬昕想象中來得更快一些,市場留給實益達轉型的時間已經不多。
在LED照明領域,為大廠代工轉向推廣自主品牌的案例并不鮮見,通過為大廠進行OEM/ODM代工,許多本土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并積累下豐富的生產制造經驗。但與陽光照明、歐普照明等整燈代工不同的是,實益達為飛利浦提供的產品僅為電子鎮流器,在照明方面的積累并不深厚。
盡管如此,EMS業務的萎縮“迫使公司不得不轉型,”一位實益達前員工如是說。
“重中之重”
既然要轉型,如何轉型又成為擺在實益達面前的難題。實益達在《報告》中用“重中之重”來描述LED照明在公司經營中的地位。這個詞背后,則是一系列的大動作。
2014年2月12日,實益達董事會通過了《關于公司<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及其摘要的議案》等相關議案,通過股權激勵計劃激勵核心經管團隊成員、中層員工骨干、核心業務(技術)骨干等員工。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激勵是提振實益達員工士氣的好辦法,尤其著重在營銷人員上,也能看出實益達要把LED照明作為‘重中之重’的決心。”
2014年3月27日,實益達將募投項目“無錫LED照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無錫LED照明營銷網絡體系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各400萬元,及無錫實益達電子出資的200萬元,成立無錫實益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實益達照明”),重點發展實益達的LED室內商業照明業務。
“大本營”建好后,實益達又在“流通渠道”和“工程渠道”雙重發力。
2014年之初,實益達大張旗鼓地進行了一系列渠道鋪設動作,江蘇地區經銷商會議新品推廣會、山東產品培訓會、上海產品推廣會,實益達試圖通過一場場與經銷商接洽的活動,將“實益達”的品牌打入市場。
有經銷商告訴記者,“實益達確實投入了不少錢,但目前還沒看到效益。”記者走訪了實益達在北京市萬隆匯洋燈具城的總代理,其負責人表示,實益達在北京的經銷商已進駐十里河燈飾城等專業賣場,但目前“還是走工程的多,家用、零售走的量很少,給經銷商的利潤也不如雷士的高。”
實益達的一位經銷商還向記者透露,“由于實益達曾為飛利浦代工,產品品質還是可以的。但價格比雷士、歐普這些大品牌要貴,如果消費者想要買高端產品,就直接考慮飛利浦、歐司朗了,如果考慮性價比就會購買雷士、歐普,所以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新品牌很難打入市場。”這一點也是許多新晉LED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雖然在工程渠道的領域實益達目前并沒有明顯的大動作,但據知情者透露,實益達試圖尋找一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LED照明工程資源的優質企業進行收購。這位知情者也表示,“這樣的企業很難找,有資源的企業通常都是當地資源,很難在全國范圍內都有資源,如果多個地方進行收購,投入又太大了,所以目前還在積極尋找當中。”
除了流通渠道和工程渠道外,一切能打入LED照明市場的方法,實益達都沒有放過。
無錫實益達電子總經理助理吳偉達曾表示,該公司希望收購一家年銷售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LED照明電商運營公司來發展線上業務。但從目前實益達的動作看來,也未能尋找一家“基因”與實益達相匹配的電商企業。
難尋制勝點
從實益達布局的動作不難看出,無論是流通渠道、工程渠道還是電商渠道,實益達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品牌的積淀和建設,而作為上市公司,手中握有最大的砝碼便是資金,采取在特定領域收購優質的LED照明企業、縮短搶占市場的時間是目前實益達的當務之急。
盡管實益達動作頻繁地進行了立體式的布局,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LED照明的銷售模式已經逐漸固化,如果沒有更先進的營銷模式,在流通渠道領域,很難超越傳統照明品牌;而在產品研發方面,如果沒有優越的性能,也很難戰勝那些在LED照明行業里積淀近十年的企業。“實益達高層轉型的決心很堅決,但并不是有決心就能成功的。”一位券商如是說。
記者曾向實益達高層求證關于渠道等布局的具體思路,但公司并未給予正面回應。
實益達的保薦機構代表人安信證券范文明也表示,“與傳統照明轉型LED照明不同,實益達原本是做電子的,轉型難度可能會大一些。”
范文明指出了轉型成功的一些至關重要的因素:包括公司管理層的正確決策,需要擁有一支優秀、穩定的LED照明研發、生產、銷售團隊,以及外部市場環境的發展速度、體量,能否容得下實益達分羹。
此外,一位實益達的供應商告訴記者,“每次拜訪實益達,負責LED項目的人員都不同,基層人員流失非常嚴重,研發團隊很不穩定。”從實益達的研發實力來看,其產品并未有特別之處,其公開的48項LED照明相關專利中,僅有3項為發明專利,其余均為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專利。
2014年被業界譽為LED照明爆發的黃金時期,實益達能否拿到這場盛宴的最后幾張入場券,目前尚未可知。但資金實力雄厚,已經不是決定LED照明角逐的唯一砝碼,品質、性能、價格都可以成為市場認可與否的標桿。留給實益達的時間已經不多,投資者只能靜觀實益達能否在年底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本文節選自第6期《半導體照明》雜志。
詳情請點擊:2014年第6期(總第52期) 訂閱熱線:010-82385280-612 轉載請標注: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半導體照明》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