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之后,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艾比森”)再度敲響IPO的大門,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
2014年8月1日,幾經周折、苦熬8年的艾比森終于上市了,“從2007年券商進公司到現在,整整8年過去了。8年,對一個青年來說,是多么的寶貴,對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艾比森董事長丁彥輝在公司上市答謝酒會上發表動情感言。
記者發現,艾比森開盤當天就迎來一片喝彩聲,從22.12元/股的發行價直漲44%,報收于26.54元,而隨后幾天更是不負眾望,接連幾個漲停板。
截至記者發稿,艾比森已經歷了9個漲停,股價一路飆升至62.57元,給了股民一個巨大的驚喜,“艾比森會有18個漲停。”更有瘋狂的投資者預測。
美好的期許給了艾比森足夠的精神動力,然而,對于艾比森來講,成功上市能否使其快馬加鞭,迎來發展的新契機,為大家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還要看其是否能真正借好上市這股東風。
十年磨礪終上市
據了解,艾比森創立于2001年,是一家專注于LED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LED光電顯示領域綜合運營服務企業,主營業務為LED全彩顯示屏和LED照明產品。
艾比森不僅是最早走出國門的LED顯示屏企業之一,更是我國LED全彩顯示屏產品出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其LED全彩顯示屏產品已累計銷往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沙特、印度、巴西、南非、澳大利亞等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擁有廣泛的市場知名度。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1-2013年,艾比森的產品出口收入和占比均逐年提高,三年內的出口收入分別為27493.53萬元、44634.59萬元及58182.08萬元,占比66.2%、71.6%、79.7%。
可見,全球化市場營銷模式為艾比森打開業務出口大門的同時,也使其憑借產品高性價比的優勢不斷提升境外市場份額,形成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更為其在A股創業板上市奠定了有利基礎。
隨著出口收入逐漸遞增,艾比森的營業收入也在近三年大幅攀升。“2011-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1527.82萬元、62373.11萬元和72977.45萬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長幅度分別達到50.20%和17.00%。”據艾比森招股說明書顯示。
另據艾比森上市公告書披露,2014年1-6月,艾比森實現營業收入47,128.22萬元,實現凈利潤7758.95萬元,均較2013年同期增長約60%。
十年的不懈鉆研和努力,讓艾比森的羽翼更加豐滿,競爭優勢不斷增強,隨著經營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其上市的愿望一步步逼近。
7月15日,艾比森公布招股意向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106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8月1日,艾比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成功在創業板上市,股票發行價格為22.12元/股,對應市盈率為13.16倍,相對低于首發時所屬行業41.99倍的市盈率。
至此,艾比森終于一償所愿圓了上市大夢。
質疑聲未曾消除
艾比森最終還是成功上市了,股票瘋漲,也引起了諸多猜測,“艾比森雖幸運上市,但前景堪憂。”似乎大家對艾比森的質疑并未隨其上市而煙消云散。
究其原因,艾比森內部的員工坦言,在前一次申請IPO時,艾比森因專利、產品質量及募投項目產能過剩等三大問題受到業界和市場的質疑。而如今,艾比森的這些問題仍然存在。
“艾比森在技術研發實力和研發團隊建設上都相當薄弱。”一位熟悉艾比森的人士透露。
根據艾比森2014年7月23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艾比森只擁有1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9項、外觀設計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5項。少于其他幾大LED顯示屏企業,比如利亞德擁有專利118件、洲明科技144件、聯建光電66件。
CSA Research數據顯示,我國LED產業專利申請類型分布中發明專利占到了44%。
顯然,艾比森的發明專利數量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研發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必然導致品牌建設困難重重,因此,除了技術實力令人擔憂外,艾比森的品牌知名度也是業界質疑的焦點之一。”上述熟悉艾比森的人士分析認為。
該人士繼而指出,艾比森90%的銷售收入都來自LED顯示屏,業務模式單一成為艾比森面臨的最大問題。就目前顯示屏市場現狀來講,艾比森在專利、技術、品牌等方面并不具備優勢,勢必會給艾比森帶來巨大風險,要想乘上市東風快馬加鞭還存在極大問題。
的確,近幾年,顯示屏市場同質化嚴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各廠家為保證市場競爭力,更是在價格上“大費苦心”,導致LED顯示屏也遭遇了與LED照明同樣的價格戰。
再加上,由于LED顯示屏產業化程度的加深,市場增量放緩,其價格愈發透明,以致顯示屏領域普遍出現毛利率不斷下滑的現象。
CS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半導體應用領域的整體規模達到2068億元,其中顯示屏只占11.6%。“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搶奪市場份額,其殘忍程度可見一斑。”
早前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國顯示屏企業也都紛紛開始多元化發展策略來降低風險,雷曼光電、洲明科技均大規模進軍LED照明產業;聯建光電也朝廣告傳媒跳躍;利亞德開始發展電視業務……而艾比森當前雖進軍照明領域,但顯然慢人一步。
不僅如此,艾比森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產品境內銷售以自有品牌為主,境外銷售主要為中性包裝和自有品牌,少量為ODM貼牌生產模式。”即便是少量貼牌,艾比森在品牌建設方面也仍然面臨著較大問題。
尤其是LED照明,在國內銷售,沒有品牌寸步難行。億光照明、長方照明、木林森、洲明科技、雷曼光電等企業在照明方面早早做起了品牌行銷,而艾比森的高管卻在2011年一次記者見面會上表示,艾比森要“敢為天下先”,逆反常態,做大家所不愿為的貼牌制造。
“品牌沒優勢,對經銷商支持度低,這都使我們對艾比森望而卻步。”一位多年從事LED顯示屏銷售的人士表示。
此外,對于艾比森來講,雖以出口為主,但國際市場因素并不穩定,一些國外品牌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以致于分到的單子也很有限。“為應對壓力,艾比森唯有拓寬業務模式,才能確保后續發展的契機。”上述熟悉艾比森的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艾比森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迫切將LED照明鎖定為下一個突破口。”
據了解,艾比森此次募投項目包括LED顯示屏建設項目、LED照明產品建設項目、LED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投資額分別為14,588.10萬元、5995.16萬元、5482.91萬元。其中,LED照明產品項目投產后每年將新增LED戶內通用照明燈150萬只、戶外LED投光燈12.1萬只的生產能力,是當前產能的3倍多。
而對此業內專家也表示,雖然LED照明領域準入門檻比較低,但價格戰仍在繼續,而缺乏先發優勢和渠道優勢的艾比森此番貿然巨量擴大產能,前景未必樂觀。“想成功轉型LED照明,艾比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不是只要投入就會有回報那么簡單。”這位專家坦言。————本文節選自第9期《半導體照明》雜志)
詳情查閱:2014年第9期(總第55期) 訂閱熱線:010-82385280-612 轉載請標注: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半導體照明》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