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聲稱,九個月后OLED的價格將跌九成。”近日袁宗南照明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袁宗南在阿拉丁新聞中心的采訪中提及這一令人詫異的消息。OLED經過多年的發展,高昂的價格依然讓消費者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但它身上輕薄、可彎曲、耗能低等特質分外吸引。

在本月舉行的日本展及法蘭克福展上,OLED照明產品遍布展館,OLED照明爆發前期趨勢顯現。據預測,OLED照明將以75%的年均增長率增長,2023年OLED照明總產值預計將飆升至最高值67億美元。OLED發展前景固然誘人,但它目前的技術水平、實際價格、應用情況是否與之相應?阿拉丁新聞中心帶你一探究竟。
日本領降OLED價格
記者查閱資料得到,全球首家專注于發展OLED照明的公司——Lumiotec的OLED照明面板的發展情況如下:

國內廠商宇瑞化學去年開始全力推廣OLED照明燈具,記者了解到,其展示在阿拉丁商城店鋪的OLED面板燈具價格在1500人民幣元以上,單面板價格在550元以上,效率標注為75 lm/W,壽命長達4萬小時,實際的測評數據亦不俗。
一般來說,目前OLED的發光效率主要看它的使用方向,以裝飾性為主的全彩系列OLED面板的光效只能達到5 lm/W左右;白光則是30-40lm/W左右,部分高效的企業可以達到60lm/W。
而在今年的法蘭克福展上,有企業展示的OLED產品效率已達到80lm/w,如LGD的OLED面板燈發光效率已經可以達到80-90lm/W,美國的OLEDWorksLLC推出的新OLED面板光源標稱最大亮度時光效為57 lm/W,預計使用壽命可達到5萬小時;而在日本展上OLED的效率更是達到100lm/W。
袁宗南指出,目前10*10厘米的OLED照明面板價格還是20美元左右,相對較高,倘若當30*30厘米的OLED照明面板價格降到20美元左右,與傳統60*60厘米的格柵燈對比則非常有競爭力。
“OLED產品兩年前大概是每平方米100美元的基準,現階段LG已經把價格降到每平方米20-30美元,日本、飛利浦、臺灣等廠家的價格還是60-70美元每平方米,但住友化學表示,未來每平方米價格將降低到10美元左右。”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會長謝茂堂概括出目前全球各地區OLED市場的價格情況。
袁宗南強調日本此次大幅降低OLED價格正是發展的契機,“日本在9個月內將OLED價格降到一折,是因為以前LED存貨太多,他們決定在OLED效率升級到100lm/W的時候,把效率為80lm/W的產品全部一折清貨,這也是機會。”
產能、技術瓶頸逐個擊破 助力成本下降
輕薄性、柔軟性、自發光性、無藍害、低光害、最接近自然光、設計更加自由、環保可分解的OLED集多種優點于一身,被譽為第四次光源革命產品。但是其能效及良率較低、成本高、結構復雜等劣勢致使其難以進入市場應用,以至于前兩年不少照明企業一度縮減甚至退出OLED業務,似乎革命尚未開始便已結束。
其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是OLED的致命弱點,這歸根于目前OLED的產能不足、規格的受限、壽命較短以及良率問題。
現階段OLED在照明的應用并不普遍,主要以顯示器為主。據粗略統計,目前全球OLED的產量分布情況是,三星占60%、日本占10%、臺灣占10%、韓國大廠LG目前占6%。國內則是以京東方為主,還有部分顯示器企業在研發OLED,但照明用OLED在國內的發展相對緩慢。
“國內OLED的發展主要遇到的瓶頸是核心技術的專利及掌握還未能跟上國外的水平,包括產品功率及實際應用方面。但目前臺灣友達、京東方、天馬等企業都在積極發展自有的技術,可見在未來一年內成本及技術將逐步突破。”謝茂堂如是說。
產能不足僅是暫時的,OLED照明依然遵循LED從顯示領域的爆發轉入照明應用的發展軌跡。袁宗南認為電視機已經開始大尺寸應用OLED面板,并進入量產化階段,OLED照明應用發力的機會也將隨之到來,照明技術會慢慢成熟并且量產增加。
謝茂堂指出,以面積來說,雖然目前全球OLED的產能大概是100萬平方米,但在可見的未來都是以倍數在成長,預估在2018年全球產能可以達到700萬平方米。
而OLED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則是由于其會在發光過程中不斷行化學反應,發光強度將逐漸衰弱。但在今年年初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制出“大尺寸OLED照明器件薄膜封裝系統”,該技術系統可以延長OLED照明器件的壽命,是OLED照明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
另外在OLED照明技術方面,目前研究人員已成功研制出更高性能的材料,如藍色熒光粉激發物質;通過革新襯底和出光技術的提高了OLED的出光效率。
高光品質的高端市場是應用目標

表:OLED應用情況
目前OLED照明尚欠規模,并且產品以概念式的展示為主,如汽車車燈應用、壁燈、臺燈、裝飾性燈等,照明所占份額非常少,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OLED的價格會在一年內與LED持平,到時候照明應用將相當的普遍,雖然現在市場上看到不應用,但是在可見的未來,2017、2018年將有大量的OLED出現。”謝茂堂認為OLED跟LED未來兩年內在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優勢。
臺灣清華大學周卓輝教授認為OLED將會是未來照明的主流產品,他相信拼光品質才是王道,人類未來更愿意使用對眼睛、對生理、對藝術巨作都非常友善的光源。
但OLED很難完全取代LED,因為LED是點光源,OLED是面光源,有一定的應用局限性。不過憑借OLED自身獨特的優勢,其未來在面光源、高光質以及汽車照明、裝飾性照明等特種照明領域或可大顯身手,高端照明領域也必有OLED的大份額市場。
據市場研究機構指出,OLED照明應用中95%是被用于特色照明,比如奢侈品燈具,然而到了2019年,80%的OLED照明材料將被用于住宅和商用照明應用當中,另有18%將被用于汽車照明中。預計2019年總的OLED照明材料市場價值為28億美元。
袁宗南直指OLED將取代格柵燈,因為它輕薄且能彎曲的特性增加了產品的設計感,效率亦可達到80甚至100lm/W,并且環保可分解。“未來現代型的裝飾性花燈可能是OLED的天下,中山古鎮裝飾燈市場將受到一定沖擊。”
另外10厘米寬度OLED 可以取代LED的線性模組、薄的成板空間,因為OLED不發熱,并且后面的電能機組是分離的,跟LED貼片式有點點相似,但OLED制程相對簡單。
袁宗南強調,LED、OLED兩者并不沖突,應該相互協助往前沖,因為都是節能的產品。
工研院電光所長劉軍廷同樣提到,OLED與LED在照明領域兩者之間將朝向互補關系發展,預計2020年,LED與OLED照明的產值比約為3:1。
小結:
OLED光源一直以來備受業界關注,但技術、成本等方面制約它的發展。隨著近兩年OLED照明技術的高速發展,阻礙OLED生產成本下降的問題已經逐個擊破,光效、壽命等參數隨之提升,相信OLED照明明年后將進入商業化階段,大量滲透高端照明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