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國內各大資訊門戶網站之間貼身肉搏的戲碼不斷上演,其中優質原創內容的入口爭奪更是“香艷無比”,但縱觀國內各大媒體開放平臺,除了改變資訊分發渠道和造就網紅外,并沒有打破行業資訊傳遞的自上而下的流動形式,泛濫的資訊反而讓專業領域的價值資訊獲取難度和時間成本更大。7月13日,國內首家科技產業鏈覆蓋式媒體開放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由科技傳媒網(http://www.itmsc.cn)開發,致力于打破科技領域中各主體間的價值信息傳播不平衡狀態,快速準確的達到價值資訊獲取和發布的扁平化。
六大平臺 實現產業鏈價值資訊的扁平化傳播
從上線的科技傳媒網媒體開放平臺內側版本來看,共有個人、機構、企業、媒體、高新區、孵化器類型,全面覆蓋科技政務、主管部門、研發機構、開發者、產業市場等科技領域的所有主體,將對原創內容形成“新聞”、“訪談”、“評論”、“智庫”、“產業園”、“孵化器”、“政策”等板塊的切割,在價值資訊傳播、品牌效果測量、大數據分析、傳媒公信力、科技市場趨勢等多方面形成開放互聯,實現以用戶真實需求為導向資訊融合。
科技傳媒網創始人王祥明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新聞市場競爭最大、數量最多的就是以互聯網為主的科技新聞,但是資訊最為泛濫的也是這個行業。如何為參與這一行業的各個主體提供定制化的價值內容卻鮮有人涉足。科技傳媒網致力于做創新科技的發現者和推動者,多年來一直默默耕耘,試圖從行業產業鏈角度為用戶提供價值資訊。
據了解,目前自該平臺內側版本公布以來,已經得到了全國近百家高新區支持,并確定了進駐意向。初步形成了科技政務資訊的價值渠道構建。同時,在產業園方面,已經從珠三角地區向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區域蔓延,各個主體的進駐意圖明顯。
“六大類型的入駐方式,覆蓋了絕大多數的科技行業從業者,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從產業入手將覆蓋科技產業鏈的各個主體囊括進來,為產業鏈中不同需求的各個主體提供傳播平臺和渠道,努力實現科技行業資訊傳播的平衡。”王祥明說。
開放共享 優質原創內容全網互聯
科技傳媒網由廣東省創新科技傳媒服務中心打造,這家專注于品牌傳播的綜合資訊服務商,目前已經完成全球媒介整合,旗下有國內媒體傳播平臺和國內首家海外媒體傳播平臺。
其中海外媒體平臺可實現40種語言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同步傳播,專注開拓務上市公司、產業園區、國家高新區、旅游景區等市場。通過平臺提供城市形象、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商務合作、產業資訊等服務服務。目前已經完成了30多家上市公司和科技園區的海外發布服務。
國內平臺則構建起了“電視臺+報紙+網絡+新媒體”的傳播矩陣,匯聚超過1000家報紙、200多家電視臺、800多家網絡媒體以及100多家雜志和新媒體的資源。科技傳聞網作為其旗下自主打造的媒體平臺,為各大新聞機構提供了多元的獨家新聞資訊。
而此次正式開通內側版的科技傳媒開放平臺,將為科技行業中的各個主體提供更加開放的渠道,以及全球媒體資訊的優先發布權,從而讓世界傳遞中國科技領域的價值新聞。
科技傳媒媒體開放平臺負責人表示,我們一直強調的理念就是為創造價值而來,我們希望提供給用戶的不只是有趣真實的新聞資訊,更應該是傳播成本低的價值新聞分享,是新聞干貨的分享。
免費開放 實現科技行業價值社交
“我們并不是強調打造原創內容網紅或科技自媒體大牛,也不僅限于追逐互聯網的熱點新聞,要實現價值傳播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能夠形成有效的社交交互”王祥明表示。
據了解,科技傳媒媒體開放平臺內測版公布的同時,科技傳媒網也將同步開放其他平臺,將借助旗下打造的百家號、頭條號、搜狐新聞自媒體、天天快報自媒體、一點資訊等移動端口的優勢渠道實現跨平臺的新聞資訊分發。
“6大不同類型機構和個人的進駐,將提供科技領域多角度的資訊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電子商務、信息產業等方面的新聞。對于作者提供的優質原創內容,我們將提供網站頭條、網站欄目新聞,以及上述移動端口的重點推薦,讓作者的優質內容在多平臺發布。從而尋求更多的用戶分享和評論。”科技傳媒公眾平臺負責人表示。
除了在用戶社交上的模式探尋,科技傳媒網還計劃構建,從各級政府機構、高新園區、智庫、開發者、企業等多級互聯平臺,讓不同科技行業不同需求的主體能通過新聞資訊,發掘市場需求,相互溝通,實現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