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新型顯示 » OLED » 正文

中科院院士支志明:我國亟需發展OLED發光材料技術,金與鉑有望成為突破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7-06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716
近年來,OLED顯示面板市場爆發,OLED發光材料的市場需求也在大幅度增長。據Omdia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OLED發光材料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20億美元。
 
但放眼全球OLED發光材料領域,出光、默克、UDC、杜邦等外國企業幾乎壟斷了90%的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OLED發光材料的成本占AMOLED面板總成本的17%。這意味著,國內的顯示面板生產商需要花高價進口發光材料,同時還需要支付高額的專利授權費。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支志明在報告中指出,OLED市場的蓬勃發展給產業界帶來機遇與挑戰,帶動了OLED發光材料的市場需求迎來大幅增長。預計未來5-10年,OLED發光材料的市場價值仍會保持較快增長。
 
支志明院士指出,由于我國不具備相關材料的原創性專利,因此我們使用時需要付出高價的專利授權費用。更重要的是,我國獲取一流極佳發光材料的發光材料的穩定供貨存在一定風險,會進一步阻礙亟需此類發光材料的工業技術發展。目前我國在有機發光材料領域總體水平較為薄弱,體現在一是基礎研究、自主研發、規?;慨a方面進程明顯落后;二是缺乏核心專利,缺少獨立的材料體系;三是行業標準制定參與度較低。

支志明院士表示,為打破國外材料壟斷,避免我國相關產業未來遭遇不確定性發展因素,我國亟需發展OLED材料技術,應開發自主知識產權材料的量產應用,逐步提升OLED顯示產業的中國技術比例。他建議,對有機金屬發光材料的激發態調控研究,從有機金屬發光材料基礎研究著手,產學研結合,以基礎帶動開發,獲得優勢材料,以支撐我國新型顯示技術的產業發展。

目前Ir磷光材料占據了OLED發光材料的霸主地位,市場份額接近100%。材料廠商通過向磷光發光材料注入銥(Ir)等重金屬原子以提高光能發光效率。在學術界,銥材料仍是磷光金屬OLED材料的主流添加金屬,從器件性能和壽命方面能媲美銥材料的例子寥寥無幾。作為自然豐度最低和價格最高昴的貴金屬之一,銥存在獲取難度大、性能受限、材料價格高昂、技術選擇性單一等問題。
 
支志明院士表示,其團隊通過多年研究,金與鉑有望成為下一代OLED發光材料突破點。與金屬銥相同,金(Au)和鉑(Pt)同樣屬于第三過渡族金屬元素,而且自然界儲量遠遠高于金屬銥。更重要的是,金與鉑的材料性能表現優異,有望成為先進的銥類發光材料的強力競爭者。
 
目前其團隊還在繼續進行第四代的鉑類發光材料研究工作,有望研發出具有獨特性的金屬配合物發光材料,這些優良性能的材料可以對OLED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