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聯想PK華為 LED照明企業從中學到什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4 來源:古鎮燈飾報瀏覽次數:130
   技術型驅動&營銷型驅動,哪個更具生命力和持久性?未來LED照明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在現實中,企業又該實施怎樣的研發路徑?智慧城市、物聯網時代,照明企業從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聯想PK華為,照明企業從中學到什么?
 
  這幾天,有兩條新聞讓我感觸頗深:一是聯想2015財年巨虧1.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32億元),股票自去年以來一路暴跌60%;二是華為2015年凈利潤369億元。作為同樣是千億級別的優秀國產品牌代表,兩者的一虧一盈可謂云泥之別。
  對于業績的虧損,聯想在財報中坦言主要是由于匯率波動、個人電腦需求放緩以及提升智能手機業務三方面因素所致。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我看來,在PC市場萎縮、智能手機銷售遇阻的表象下,其真正的病根在于技術創新的缺乏———聯想以營銷驅動為主導,通過銷售渠道建設、服務體系建設、品牌及市場推廣等手段去占領市場,而技術則是核心能力中相對薄弱和滯后的一環。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企業可能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而一旦市場飽和或者競爭加劇,技術上的“軟肋”掣肘就愈發突顯。而走“技術派”路線的華為2015年收入達3950億元,同比增長37%。很明顯,在商業的馬拉松上,華為在后半程超越了具有先發優勢的聯想。
 
  可見,技術力、產品力才是永葆企業競爭活力的最核心要素。
 
  “任何商業模式產品是載體”
 
  回到LED照明行業,目前,整個行業呈現價格戰盛行、產品同質化等現象。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對原有照明行業的業態、營銷模式產生了很大沖擊,一些企業熱衷于概念的炒作,將工作重心放在營銷、渠道上,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
 
  誠然,營銷模式和商業模式很重要,但任何模式都應該以產品為載體,基于產品的技術創新才能走得更遠。
  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如果技術和產品品質跟不上,東西用沒多久就壞了,一旦“風口”停下來,企業后續表現就比較乏力了———畢竟消費者允許你迭代試錯的機會是非常有限的。
 
  LED照明的未來劃像:光學+智慧+企業聯合
 
  明白了研發創新對LED照明行業的至關重要性,現在要回答的兩個問題是未來LED照明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在現實中,企業又該實施怎樣的研發路徑?
 
  我認為,“光學+智慧+企業聯合”是未來行業技術發展和合作的一大趨勢。
  近兩年來,物聯網、智慧城市概念逐漸落地,照明領域亦掀起智能之風,各大企業均推出了相關的智能照明產品。不過目前消費得起智能照明的家庭還是少數,現階段所說的物聯網還處于相對初級階段,主要是小范圍小區域的試驗,真正從中盈利的企業也是寥寥無幾。
 
  同時,現在所說的智慧照明也并非真正的“智慧”,僅是簡單的調光、調色等。室內照明只是“智慧照明”中的一小塊,兼容、整合并控制室內外照明,才能稱之為智慧,而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也絕非靠單個照明企業,或者說照明行業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
 
  “智慧”時代,照明企業該飾演什么角色?
 
  觀察今年在智慧照明方面的一個新變化就是互聯網及科技巨頭開始與照明企業強強聯手,共同進軍智慧照明、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市場,如華為和歐普。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關鍵詞: 聯想 華為 LED照明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